近年來,鄧州農商銀行始終堅守責任擔當,不斷深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把金融服務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著力破解鄉村振興融資難題、服務難題,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努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金融動力。
黨建引領筑牢“支農”初心
鄧州農商銀行始終堅持黨建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的工作思路,將金融服務“三農”工作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治任務,探索實施并持續優化“黨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在服務群眾、引領發展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建+金融”黨員聯系服務點為依托,全面深化政銀合作。
該行積極開展黨建共建,圍繞五星黨支部打造、信用村建設、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金融需求大走訪、金融服務下鄉、整村授信等活動,深入挖掘農村市場金融需求,豐富鄉村金融服務體驗,全面開啟黨建共建“金融助農”新模式。
截至11月底,該行涉農貸款余額達108.5億元,占貸款總額的96.13%,黨員帶頭開展駐村走訪活動760余次,持續為全市28個鄉鎮、626個行政村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資金增信凝聚“興農”力量
鄧州農商銀行堅守“支農支小支微”戰略定位,堅持“小額、流資、分散”的信貸投放原則,確保信貸資源向“三農”傾斜。
一是聚焦產業振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加大對轄內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優質高效農業和休閑農業等特色農業企業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對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土地整治、流轉、田園綜合體建設等農業基礎領域的金融支持廣度,累計投放近25億元用于支持轄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完善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支持轄內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生態農業、優質林果種植、農作物深加工、觀光休閑農業等,為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添金融助力。
二是聚焦農民增收,大力開展整村授信活動。該行精準對接助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用活用好“信用鄉鎮”的信貸支農政策,加大對具有產業支撐、信譽良好、風險可控的集體經濟組織的融資支持力度,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中小農戶參與鄉村建設的主動性,形成“農民得實惠、政府得民心、銀行得市場”的多贏局面。
三是聚焦金融扶貧,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嚴格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加大有效信貸投放,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進行常態化幫扶,支持已摘帽貧困戶發展生產,做到“扶上馬,再送一程”,防止因資金投入不足導致返貧, 確保小額扶貧貸款增速穩中有升。
延伸服務夯實“惠農”根基
鄧州農商銀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發展理念,立足縣域農村,主動下沉服務重心、健全服務機制,不斷延伸普惠金融服務觸角,著力構建“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的金融服務體系,切實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一是扎實開展走訪活動。緊緊抓牢農村金融主陣地,組建“三農”金融服務隊,廣泛開展金融需求大走訪活動,深入田間地頭、街頭巷尾,與鄉親們面對面、心連心,全面對接企業、農戶金融需求,逐戶建立客戶信息檔案,有針對性地向客戶宣傳特色信貸產品、普惠金融知識、惠企助農政策等,主動把金融服務送到客戶家門前、店門口。
二是大力實施產品創新戰略。結合農業生產特點及企業、農戶金融需求,推出“鄉村振興貸”、“富農如意貸”、“返鄉創業貸”、“土地流轉貸”等信貸產品,對貸款期限、用信方式、利率定價等方面進行了優化配置,為不同客戶和經營主體定制個性化的產品服務方案;大力推廣“金燕e貸”,一次授信即可在余額控制范圍內循環使用,全方位、多渠道滿足鄉村振興融資需求。
三是持續拓寬金融服務渠道。充分發揮網點遍布城鄉和現代結算網絡等優勢,積極搭建“金融網點+自助設備+電子銀行+移動支付+助農服務”五位一體金融服務網絡,為農戶提供快捷高效的綜合金融服務。同時,充分利用流動銀行車、移動柜員機等開展流動金融服務,現場受理業務,解答群眾咨詢,搭建金融服務“直通車”,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