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金融詐騙手段不斷迭代升級的嚴峻形勢,工商銀行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支行(以下簡稱“高新支行”)緊扣內控案防“提質固本”專項行動要求,將反詐工作深度融入日常經營治理末梢,通過“科技賦能、機制創新、全員參與”三維協同發力,切實守護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2025年以來,該支行已成功攔截多筆可疑交易,累計避免群眾資金損失達187萬元,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為民”的初心使命。
科技賦能:智能風控精準識別新型詐騙
在反詐斗爭中,該行充分運用科技力量,打造智能風控“防火墻”,深度應用工總行“融安e信”風險信息服務平臺,將智能反詐模型嵌入業務全流程。通過多維度數據分析,實時監測異常交易,實現對多種利用新技術實施的新型詐騙的精準預警。
2025年7月,某陳姓女士到網點辦理4.5萬元現金取款業務,溝通中出現言辭含糊、神情緊張等異常。通過該行人員的敏感判斷,該客戶可能遭遇親情詐騙。經耐心溝通并聯合警方介入,成功阻止了資金轉出,為客戶規避了經濟損失。
機制創新:警銀聯動實現“分鐘級響應”
該行構建高效的警銀協作機制。與屬地公安機關建立“全天候聯勤”合作模式,指派專人入駐反詐中心,確保出現涉案情況能夠實現緊急管控“分鐘級響應”。
2025年5月,客戶張先生執意要向某陌生賬戶轉賬2.3萬元用于“炒股加杠桿”。該行柜員察覺異常后立即啟動警銀協作流程,反詐中心民警在10分鐘內抵達現場。經警方核查,該投資平臺被確認為虛假網站,及時提示客戶停止風險交易。這一“識別-穩控-報警-處置”的閉環機制,已成為該行日常處理反詐工作的標準化流程。
全員參與:鍛造反詐一線“主力軍”
該行將反詐能力納入員工考核體系,通過“線上+線下”雙軌培訓模式,持續提升一線員工的實戰能力。線上,依托本行“工銀大學”平臺開設反詐微課堂,重點講解“AI換臉”“虛假征信修復”等新型詐騙的識別技巧;線下,定期組織“反詐情景演練”,模擬可能遇到的各類復雜場景,提升員工的溝通勸阻與應急處置能力。
未來,工商銀行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支行將繼續以扎實的行動,織密織牢反詐防護網,為維護區域金融安全穩定、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貢獻力量。
2025年以來,該支行已成功攔截多筆可疑交易,累計避免群眾資金損失達187萬元,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為民”的初心使命。
科技賦能:智能風控精準識別新型詐騙
在反詐斗爭中,該行充分運用科技力量,打造智能風控“防火墻”,深度應用工總行“融安e信”風險信息服務平臺,將智能反詐模型嵌入業務全流程。通過多維度數據分析,實時監測異常交易,實現對多種利用新技術實施的新型詐騙的精準預警。
2025年7月,某陳姓女士到網點辦理4.5萬元現金取款業務,溝通中出現言辭含糊、神情緊張等異常。通過該行人員的敏感判斷,該客戶可能遭遇親情詐騙。經耐心溝通并聯合警方介入,成功阻止了資金轉出,為客戶規避了經濟損失。
機制創新:警銀聯動實現“分鐘級響應”
該行構建高效的警銀協作機制。與屬地公安機關建立“全天候聯勤”合作模式,指派專人入駐反詐中心,確保出現涉案情況能夠實現緊急管控“分鐘級響應”。
2025年5月,客戶張先生執意要向某陌生賬戶轉賬2.3萬元用于“炒股加杠桿”。該行柜員察覺異常后立即啟動警銀協作流程,反詐中心民警在10分鐘內抵達現場。經警方核查,該投資平臺被確認為虛假網站,及時提示客戶停止風險交易。這一“識別-穩控-報警-處置”的閉環機制,已成為該行日常處理反詐工作的標準化流程。
全員參與:鍛造反詐一線“主力軍”
該行將反詐能力納入員工考核體系,通過“線上+線下”雙軌培訓模式,持續提升一線員工的實戰能力。線上,依托本行“工銀大學”平臺開設反詐微課堂,重點講解“AI換臉”“虛假征信修復”等新型詐騙的識別技巧;線下,定期組織“反詐情景演練”,模擬可能遇到的各類復雜場景,提升員工的溝通勸阻與應急處置能力。
未來,工商銀行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支行將繼續以扎實的行動,織密織牢反詐防護網,為維護區域金融安全穩定、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