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建校百年的小學,如何創新發展?
這是2018年7月,橫在王瑩面前的第一個問題。
彼時,剛剛履職鄭州市管城區南學街小學校長的她,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對學校百年厚重歷史積淀的敬重,更有如何帶領學校在新時代繼續走好下一步的困惑。
經過在百年校史中的苦苦探索,她最終選擇了美育:
以美育理念貫徹教學、辦校,讓南學街小學充分揚長避短、錯位爭先。
如今的南學街小學,散發著百年的陳香,在“讓美發光”的道路上一路揚帆。
河南商報記者 李志遠 受訪者供圖
由版畫到美術:一條南學街的道路
“讓美發光”,是寫在南學街小學校歌里的旋律,也是南學街小學“文華流長 讓美發光”學校精神極重要的一環。
美學、美術,南學街小學對“美”的重視,肇始于南學街小學本身的美學基因。
“南學街小學創建于1904年,數十年前,這所百年小學就以‘版畫興趣小組’聞名了。”王瑩介紹。
在最開始的惶恐過去之后,王瑩迅速進入狀態,開始與這場百年老校進行心貼心的交流。
在翻看校史陳列中,她發掘出了一顆“美”的種子。
她發現,曾經的南學街小學單是“版畫”方面的水準,就已經是馳名于外。
而那些在曾經的南學街小學“版畫興趣小組”待過的孩子,也成長為國內、省內知名的美術家和藝術家。
“我們發現,在‘版畫’學習過的孩子有在上海從事美術工作的,也有在鄭州大學執教的。”王瑩說,“這給了我們一條思路——繼承和發揚南學街小學的美學教育傳統,給我們的孩子們種下一顆‘美’的種子。”
為此,王瑩與學校班子、教師群體群策群力,從招聘專業美術教師、開設多種美術興趣班及社團、開展豐富的美術練習及展示活動等著手,建成了南學街小學的美術教育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承繼“美學”基因發揚光大,探索出了一條屬于南學街小學的美學教育道路。
如今,在管城區,提及版畫,有不少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南學街小學。
從榜樣到群體:薈萃南學街的師資
教育,是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碰撞,是一個靈魂撼動另一個靈魂。
教學生追求“美”的教師,必然是已經在追求“美”的。
這一點,在南學街小學的教師成長遠景上可以看出。
“發展修養品性美、教學言行美、儀表形象美、專業素養美的美雅教師”,南學街小學的教師發展目標如是說。
“在實際的培養中,我們通過樹立榜樣和互相學習兩條道路來實現。”王瑩說。
在她看來,榜樣是行為的楷模,更是精神的向往。心中了有榜樣,行動才更有力量。
南學街小學在美育課程建設中,大力發掘老教師、青年教師的創舉,鼓勵教師們以“讓美發光”為主題開展教學創新,并對形成品牌化教學的教師予以表彰。
與此同時,南學街小學創新了“一對一”的教師成長模式,增添了教師隊伍的集體學習和提升,通過匯聚集體的智慧與能量,傾注到提升學校的美育課程開發建設中,呈現出“美美與共”的大美局面。
王瑩說:“我們的教師培養,是朝著‘美而雅’的目標前進的。盡管學校的體量有限,但我們的老師們積極從學校豐厚的歷史出發,結合時代和學校現在的實際,開發出了一系列有趣有益的課程。”
自美學到美育:形成南學街的體系
參天大樹從一顆種子開始,繽紛花朵也從一顆種子起步。“美”的種子栽下,更需要周全而細心的呵護。
“美的教育不僅僅是上了幾堂美術課,也不僅僅是參加了幾場美術活動、取得了多少獎牌。”王瑩說,“‘文華流長 讓美發光’,是要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美’的種子,引導他們在審美觀上提升,在創造美上提高。”
為促進美學教育落在實處、取得實效,南學街小學舉全校之力,從校風、學風、辦學理念的思想角度,從美學專門課程體系的實踐角度,從美育理念引導的發展角度,多方著力、全面護航,為學生們提供了全面而細致的美學培養計劃。
南學街小學的“立美課程體系”,就此而誕生。
以學習語數英基礎知識為主的智美課程,激活了智慧源泉;以音樂美術民俗聲樂為主的臻美課程,陶冶了高雅情操;以競賽體育、大健身、舞蹈為主的健美課程,磨練了健康體魄;以品德、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的品美課程,提升了個人修養;以自然、勞技、科學手工、訪問調查為主的行美課程,培養了實踐創新。五位一體的美育課程體系,確保“立美”,為孩子們心中的“真善美”提供茁壯成長的土壤。
編輯:張恒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