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某商場的禁煙標識 賀志泉攝
5月28日上午,省衛健委、省疾控中心在鄭州舉行了以“煙草和肺部健康”為主題的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為什么明知“吸煙有害”,很多人依然任性地過著“吞云吐霧”的生活?如果靠毅力強行戒煙,能成功嗎?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成癮性疾病,嗜煙者實際上是慢性病人。“吸煙上癮是受生理、心理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交互影響,而不能單純認為是一種習慣或喜好。”河南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齊詠解釋。
數據表明,約70%的戒煙成功者是在醫生勸告下戒煙,而依靠毅力“干戒”的戒煙成功率不足3%。去年5月,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五家醫院成為我省選定的首批開設規范化戒煙門診的醫院。
“每一位來戒煙門診就診的患者,醫生都會通過口頭詢問、現場測試等環節,為患者建立尼古丁依賴檢驗量表,再根據尼古丁依賴的輕重程度,選擇貼劑、吸入劑或戒煙藥物的治療,并為患者建立戒煙門診隨訪手冊、開出控煙健康教育處方等,從心理、生理等多角度來幫助吸煙者完成戒煙過程。”齊詠說,與吸煙的長期性、潛伏性危害相比,戒煙的好處是立時可見的。例如,停止吸煙20分鐘內,心率就會下降,血壓也會輕微降低;24小時后,一氧化碳將從肺部排出,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2天后,尼古丁所致的不良反應就會消失;2個月后,手部和腳部的血液循環就會增加。
“戒煙,什么時候都不晚。”齊詠建議,吸煙者特別是對煙草已成癮的吸煙者,應尋求當地戒煙門診進行幫助,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科學規范化戒煙。目前藥物戒煙治療一般是3個月一個療程,醫藥費在2000—3000元。
控煙達人
22年40萬公里“控煙路”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祝傳鵬張黎光
1997年,來自潢川的公益人士葉欖從家鄉開啟了他的控煙事業。22年來,葉欖走過的控煙路有40萬公里,等于繞地球走了10圈。
“我到世界各地3300所學校以及列車、廣場等場所宣傳控煙,聽講人數達160萬人次。”葉欖說,走過這么多地方,他感覺新加坡、泰國、法國、瑞士等國家的控煙工作進展較好,煙盒上面都是一些非常恐怖的、具有警示意味的圖案;另外,國外公共場所控煙執法力度較大,泰國的一些海灘是不允許抽煙的,如果有人在海灘抽煙或者亂扔煙頭,會被罰款2萬元人民幣,并且要被判刑一年。馬來西亞也出臺了法規,在公共場所抽煙被舉報會受到拘留的處罰。
葉欖說,自2013年起他設立中國首個民間公益控煙獎——林則徐禁煙獎,如今已成功評選了6屆,該獎用煙頭制成的特殊獎品,被稱為“最臟獎品”,但已成為控煙領域品牌獎項。
葉欖認為,全國各地的農村控煙缺乏有力措施,投入不夠,宣傳力度不夠,“不過,北京、深圳、上海等是例外,它們都立法了,這是一個進步,為其他城市做出了表率。”
專家觀點
推進公共場所禁煙只有立法一條路。
北京是我國有控煙立法的20個城市之一,明確規定公共場所全面禁煙,某明星吸煙事件發生在北京,所以會引發廣泛關注,讓大家認識到禁煙的重要性。如果是發生在一個沒有立法的城市,可能就會悄無聲息地過去了。
河南省沒有地方性的公共場所禁煙法規,鄭州市1998年起施行《鄭州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條例》,在公共場所的界定和禁煙的要求上已經跟不上《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內容了。目前國內已有20個城市對禁煙立法,希望鄭州市甚至河南省能夠盡快修訂公共場所禁煙法規,以保護更多不吸煙者免受煙草的危害。
——河南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慢性病防治所王衛峰
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還沒有對控煙進行立法,已經立法的城市對控煙的執法力度也不盡相同。建議推進立法進程,能夠出臺全國性的控煙法規。
同時,國內禁煙的執法體系也不完善,有的城市是歸衛生部門負責,有的城市是多部門負責,建議由衛生部門兜底,各部門都有執法權。
此外,要加大對煙草危害的宣傳,加大對控煙的宣傳力度,而不是僅在每年的無煙日,或者有熱點新聞事件出現了,才會想起禁煙。
——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李恩澤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河南日報

